首页>> 政协知识>> 政协理论
汇聚港澳政协委员智慧助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来源:河源政协     发布时间:2025-03-14 10:53

汇聚港澳政协委员智慧助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港澳政协委员在维护特区稳定,促进经济繁荣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新时代、新经济形势下,引导港澳政协委员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汇集港澳政协委员智慧,有助于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因此,应当支持引导政协委员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从而更好地在香港和澳门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港澳;人民政协;一国两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澳政协委员在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双重积极作用。因此,应当汇聚港澳政协委员智慧,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发挥港澳委员作用的有效经验,反思面临的困境,推进新实践、新探索,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一、明确“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一国两制”是促进港澳繁荣稳定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自回归以来,港澳经济特区在中央的支持下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政策,不断抵御外界的影响和侵扰,实现了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当前“一国两制”政策,不仅是港澳发展的制度保证,更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新时期,应当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政策与方针,遵循各项基本原则,明确“一国”是前提,基于此前提,国家允许在小块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同时港澳自治的基础是爱国。不可否认,在港澳发展时,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尤其是香港地区,依旧潜伏着动乱因素,需要加强政治教育,发动一切政治力量,促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港澳政协委员作为连接内地与港澳特区的组织,能够为国家建设发展,经济特区长期稳定繁荣提供助力。近年来,不断有港澳政协委员指出,应当促进香港行政主导选择的真正全面贯彻落实,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在港澳地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尤为重要,从而更能有效地维护港澳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因此,港澳政协委员应当不断学习,深化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二、发挥港澳政协委员作用的意义

(一)有助于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充分发挥港澳政协委员作用有助于提高香港澳门同胞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港澳政协委员不仅更加熟知特区的实际情况,还能够率先把握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因此,政协委员能够积极向港澳同胞宣传国家最新政策方针,纠正港澳同胞的认知偏差,有效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港澳政协委员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一方面,其在擅长的领域,拥有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能够有效汇聚民智民力,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其在港澳和海外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能够扩大内地与港澳和海外的联系,促进港澳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与内地共同构建开放融合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让港澳进一步有机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有助于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

为了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应当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港澳政协委员是凝聚港澳人心的重要力量。首先,港澳政协委员从多渠道了解国家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文化,明确港澳繁荣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其次,港澳政协委员与内地和港澳社会都有广泛联系,能够充分利用内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爱国教育活动,引导港澳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爱国爱港爱澳。最后,港澳政协委员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建言献策增强港澳同胞爱国意识。

(三)有助于维护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

发挥港澳政协委员的作用有助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政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港澳政协委员肩着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职责。港澳政协委员的作用是通过自身影响力,在面对危害国家安全,影响港澳繁荣稳定的重大事件中,能够主动发声,做好爱国主义宣传说明、做好社会维稳等工作。同时,在对港澳政策即将施行之前,港澳政协委员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为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提供有效建议。

三、发挥港澳政协委员作用的有效经验

(一)引导港澳委员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应当引导港澳政协委员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支持其参与特区社会事务,以特区立法会议员、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在港澳社会事务中发挥作用。同时,应当不断增强港澳政协委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而让港澳政协委员能够在重大政治事务中主动作为,弘扬爱国主旋律,促进港澳稳定和谐。例如,在2019年修例风波中,虽然特区政府已多次表示修订《逃犯条例》工作已彻底停止,但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四处滋扰,暴力升级,将香港推入危险边缘;多区捣乱,制造事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冲击中联办,公然辱国,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发表共同声明,表示坚决拥护和全力支持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就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同时多位政协委员发表文章,抨击揭露“民间人权阵线”(简称“民阵”),表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香港长期稳定繁荣。

(二)支持引导港澳政协委员发挥中坚骨干作用

港澳政协委员汇聚了港澳地区各界的代表人士,有效发挥其在政治、文化、民生、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有助于形成全面、团结、强力的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力量格局。政协积极组织港澳政协活动,不断提升港澳政协委员在特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例如,政协港澳委员联动开展“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履职活动,珠海市政协举行港澳委员“议政日”活动等,从而有效扩大港澳委员的影响力,促进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友好交流,维护港澳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三)支持引导港澳政协委员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积极支持港澳政协委员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促进港澳政协委员成为港澳青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应当努力做好港澳青年工作,大力宣扬国家政策,提升港澳青年政治思想水平,促进“一国两制”事业薪火相传。近年来港澳台侨委员会不断开展以港澳委员为主导、以港澳青年为主体、以人心回归为目标的活动,探索青少年工作的新模式。例如,在香港,支持香港政协委员走进校园,向学生开展爱国爱港国情教育讲座;在澳门,打造澳门青年人才赴上海、天津、陕西学习实践三大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增强港澳青年对国情的了解,提升青年的国家意识,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

(四)支持引导港澳政协委员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深圳或珠海在每年召开的“两会”前都会通报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有针对地邀请相关部门的专家、领导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开展集中学习的内容,有效推动港澳经济实现新发展。例如,港区委员会通过现场走访调研、研讨会、座谈会、专题论坛等方式,广泛收集社会意见、沟通社会问题,并就香港和内地合作、香港民生解决等问题,向特区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而澳区委员自2011年起,举行与行政长官进行座谈,听取委员们对社会事务等多项议题的意见与建议,行政长官特别关心青年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定要抓好投入国家发展的机遇。

四、当前发挥港澳政协委员作用的困境

(一)基层政协港澳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制度仍需完善

当前港澳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和认定标准没有得到有效宣传,政协委员难以产生较大影响力,同时缺乏大众认可度,政协委员无法获得港澳同胞的信任,导致部分政协委员的提案、社情民意质量较低,范围较窄,调研不够深入,“如果说政协委员是‘出卷人’,承办单位是‘答卷人’,那么老百姓就是‘阅卷人’,我们必须努力做好“三人”协同发展的良好关系。其次,港澳政协委员与内地非统战系统机构交流受限。港澳政协委员需要与内地相关领域进行密切交流,然而当前交流渠道受限,尽管政协委员会参加“两会”和政情通报会,并获得对口联系单位的文件材料,但是由于缺乏更加通畅、稳定、完善的沟通机制,委员难以真实准确地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便其能够利用人脉资源得到一些问题和数据,也往往无从考证,失去提案的主动性。例如,在大湾区互联互通的议题中,部分委员大多在港澳工作和生活中,难以获得可靠的内地信息,以至于提案缺乏真实资料,只能泛泛而谈,无法完成。最后,政协对港澳委员的服务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对港澳委员的服务工作主要集中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而这一部门人员有限,服务职能不完善,影响了港澳政协委员职能的发挥。

(二)港澳政协委员的代表性和履职能力仍需增强

当前政协委员构成较为单一,以商界人士为主。一方面商界人士在特区具有较大话语权,另一方面商界人士更加乐于通过政协活动获得内地经商资源。然而港澳政协委员构成单一,无法全面反映港澳社会问题,导致政协委员代表性不足,缺乏社会公信力。因此,应当优化港澳政协委员的构成,努力让各界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政协,从而有效提升港澳政协委员的代表性。

部分港澳政协委员对个人身份与职责的认知不够清晰,许多港澳政协委员无法准确表明职责。同时部分政协委员在参选成功后忘记初心,产生为自身谋取利益的思想;部分委员因为担心提案会引发不满,而不愿提案;部分委员没有积极了解社会情况,这导致政协委员的价值无法得到真正发挥,其提案难以切中要害等问题,无法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无法为群众痛点难点把脉开方。

(三)港澳政协委员与港澳各界交流机制尚未构建

港澳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需要港澳委员凝聚智慧,团结港澳同胞。然而当前港澳政协委员与各界交流机制尚未有效构建,影响了港澳政协委员的工作。

一是港澳政协委员与基层民众缺乏交流。港澳地区缺乏开展组织调研的平台,工商界港澳政协委员无暇组织调研和协商讨论。还有部分来自基层的港澳政协委员,虽然与社会民众有所交流,但是不清楚应当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导致港澳市民不了解政协委员的工作,缺乏对港澳政协委员的信任和认同,导致港澳政协委员无法有效团结港澳社会大众。二是港澳政协委员缺乏与特区政府及其它部门的有效交流,缺乏明确的渠道向政府建言献策。通常情况下,港澳政协委员通过重大政治事件发表爱国言论参与政治,而政协委员没有正式途径参与特区政府协商和决策。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政协委员在港澳政府决策中的交流参与机制、丰富政协委员助力特区政府施政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

五、进一步发挥港澳政协委员作用的有效策略

(一)在政协内部建立港澳委员学习帮扶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学习和帮扶机制,针对港澳政协委员的短板,为其提供学习平台,从而巩固其政治意识,提升其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港澳政协委员的履职意识。

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培训力度。政府应当针对港澳政协委员履职能力问题建立提升机制。例如,可以开办新任港澳政协委员培训班、外出学习考察、政府部门和政协委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有效提升其掌握内地经济社会发展信息的能力,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撰写提案的能力,从而让港澳政协委员能够单独提出高质量的提案或社情民意。

(二)支持港澳委员与特区政府建立高效机制

各级政府应当尽力保证港澳政协委员的知情权,从而为政协委员参政提供有力保证。一方面,政府应当提前规划各类会议和外出调研方案,方便港澳政协委员做好安排,参与政协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尽力为港澳政协委员在特区和内地开展调研工作提供帮助,让其能够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同时,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政协应当创造团结民主的环境让港澳政协委员能够大胆发言、获得肯定,从而激发其参政议政的热情。

特区政府应当适当调整港澳政协委员的推选条件,丰富政协委员的类型,让不同阶层、不同界别的人士走入政协。同时,也应当加强港澳政协委员与特区政府各部门建立立法会的联系,从而让政协委员聚焦市民堵点、难点问题,为市民反映心声。

政府应当有效改善与港澳委员的交流方式,提高沟通效率。一方面应当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深化与港澳政协委员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可以在重要地段试点设置港澳政协委员办公室,为港澳政协委员获取社会信息提供交流的窗口。

(三)支持引导港澳委员主动培养“一国两制”事业接班人

应当支持港澳政协委员培养港澳青年成为“一国两制”事业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做好港澳青年工作,是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基础工程。因此,应当积极探索对港澳幼儿园孩童、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帮助港澳青年深入了解内地,领会国家的政策精神,为青少年将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港澳委员主动与大陆委员的沟通,助推内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6日,我市政协主席余其豹带队在香港召开港澳地区委员座谈会,叙旧话新,与会委员踊跃发言,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及市政协有关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促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共谋河源高质量发展大计。余其豹对港澳地区委员长期以来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和香港、澳门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肯定和感谢。一是委员们旗帜鲜明地坚决维护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积极做好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澳人士的工作,主动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支持特区政府施政,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不断做大做强在河源投资兴办的企业,推动招商引资、产业对接、经贸往来,积极参与、宣传和推介河源的特色文旅活动,倾情助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一如既往地支持河源的民生事业。三是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精心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为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四是广泛凝聚共识,在维护繁荣稳定上齐发力。充分发挥“粘合剂”作用,积极向港澳同胞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国家方针政策,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引导支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爱乡力量;在重大事项和问题上,强化正面引领,敢于发声、积极发声,起到及时澄清是非、化解误会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爱国爱港爱澳教育,加强港澳地区与河源的青少年沟通和融合,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和“饮水思源”环保活动等。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河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时代、新经济形式下,促进港澳经济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政策,积极支持引导港澳委员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双重积极作用”,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政协委员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政协的主体和生力军,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形象,关系到政协履职的水平。因此,应当有效汇聚港澳政协委员智慧,探索政协委员履职新模式,为国家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年10月第1版.

2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2月第1版.

3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20):4-7.